![](../../Content/themes/base/images/ui-top.gif)
加强自身建设 参与社会服务
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成立于1989年5月,二十多年来,学会不断发展壮大,现有会员1034人,其中教授级高级技术人才60余人,副教授高级技术人才340余人。多年来,学会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水土保持中心工作,举办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学会自身建设,提高技术服务水平,使学会凝聚力和吸引力不断增强,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学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新局面。
一、强化自身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1、增加专职工作人员,强化人员培训。2011年学会增加专职人员2人,现已有专职工作人员3人,兼职工作人员4人。工作人员每年参加学会干部、财务人员等业务培训,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从学会这几年的活动情况看,无论是组织技术人员培训,举办学术交流活动还是开展课题研究,都能切合水土保持发展主题,深受广大水土保持科技工作者的好评,这与学会工作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服务理念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是分不开的。
2、发挥网络功能,强化会员管理。会员是学会工作的基础,是学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011年我学会开通了学会网站,学会的所有活动、通知等均可通过网络发至每个会员,实现会员组织管理的网络化、信息化。通过网络对会员管理,将进一步增强学会与会员的联系,拓展工作领域,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学会的影响。信息的及时发布,将加强与各方面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密切学会、会员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关系,使学会能够密切围绕水土保持科技进步的重大课题和业务部门中心工作开展活动,充分发挥学会跨部门、跨行业、多学科、综合性联合攻关的作用。
二、强化学术交流,积极发挥专委会作用
学会每年都联合国内外学者开展学术交流活动。2011年我学会(专委会)相继主办、协办了“CPGIS 2011国际青年学者论坛”、“第八届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交流会,这些会议为海内外学者提供了分享减灾防灾经验、表达共同关注主题、开展思想碰撞与交流研究的平台,对促进水土保持科技进步与创新,学习和借鉴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成果、理论和经验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强化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开展培训是学会的工作之一,我们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大众,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工作主题,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普及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2011年学会举行了两期全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乙、丙级编制资质单位上岗人员培训班,共有483人参加了此次培训,其中482人经考试合格,报经中国水土保持学会颁发了岗位培训合格证书。
耕作专委会组织科研人员在中江县建设水土保持耕作与节水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基地500亩,培训基层技术人员与农户2000人次,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
四、强化技术咨询服务,拓宽运行经费渠道
学会开展活动,必须有经费的支持,学会要搞好学会活动,增强学会的影响力、生命力,必须多渠道筹集经费,增强学会经济实力。近年来学会改变观念,适应新形势,努力扩大多元化经费来源渠道,逐步提高经费自筹比例,增强自身活力与实力。从2008年起学会利用已取得的《编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资格证书(乙级)》证书《四川省科技咨询行业经营资格证书(乙级)》,开展了成果鉴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等方面的技术服务。2011年学会继续坚持“发挥优势,立足服务,兼顾利润,提高水平,多做贡献” 的宗旨,进一步强化了项目管理,取得一定成效。正是有了活动经费,学会将2011年定为“水土保持调研年”。学会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鼓励各专委开展调研活动,以提高行业调研水平。通过开展技术服务,发挥了学会人才集聚的优势,提高了水土保持技术服务成果的科技含量,锻炼了会员,解决了学会运行费用,进一步增强了学会的活力,促进学会工作卓有成效开展。
五、承担政府职能转移,增强学会影响力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转型、体制的转轨,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加快培育、扶持和发展社会民间组织,引导民间组织参与或融入社区建设和管理,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 根据水土保持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水利部《关于将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移交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管理的通知》,学会受中国水土保持学会的委托,对四川省持乙、丙级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2011年学会完成了省内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乙级和丙级资格证书申报和《四川省水土保持学会会费收取使用管理办法》的修改工作。通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增强了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学会参与社会化服务,提高了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优化了学会发展环境,扩大了学会发展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