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 “十一五”农发水保项目成效显著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发水保项目主要布局在嘉陵江流域的广安市、达州市、巴中市、广元市、遂宁市、绵阳市和沱江流域的资阳市、眉山市等8市,涉及全民(广安区)等70个项目区39个项目县(市、区)215条小流域。据统计,五年来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009.09平方公里,完成总投资52569.9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634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3181.22万元,其他资金13043.72万元,总投工2311.65万工日;新建基本农田18万亩,新增植被面积89.47万亩,年减少土壤流失量267.49万吨,减蚀率76.82%,提高植被覆盖度11.82%,增加水源涵蓄能力18432.05万立方米,增加粮食生产能力12509.23万千克。
五年来,四川省农发水保项目以小流域为单元,切实把治理水土流失与解决当地农民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科学配置工程、植物、农耕措施,实施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成了以坡耕地改造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 以沟、池、渠、凼、路配套为主的坡面工程防护体系,以发展经果林为主的农业产业开发体系,以封、育、植、管为主的生态防护体系。项目区内的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土壤理化性质得到改善, 土壤肥力提高,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涌现出一批有典型代表、有推广作用的示范小流域,一批绿色型、经济型、民生型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成为全省水土保持惠民行动、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如邻水县打造了以三板桥小流域为中心沿达(州)渝(重庆)高速公路(邻水段)为核心的脐橙万亩生态园;广安区建成了“以东西环线公路为纽带、沟凼池渠路为骨架、龙安柚为龙头”的小流域连片产业示范带;达州市建成的多个水土保持生态示范村先后筹办了达州市第一届乡村旅游节、秦王桃旅游节、黄花旅游节。
贺莉 李玉艳